其他

老北京小吃竟然有这么多传奇故事!

2016-11-28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

 

俗话说“民以食为天”,这话放在咱们北京更是一点都不假,且不说咱北京好吃的东西有多少,就单说咱北京每个小吃背后的故事,就足够让您叹为观止了。今儿妞子我就跟您唠唠。
艾窝窝



说到艾窝窝,吃货的我想到它的甜甜的黏黏的味道就感觉投降了,可是您知道艾窝窝的历史来源竟然与后宫有着莫大的联系吗?
据老北京人传说,有一位在“皇宫”紫禁城里当过太监的人说,明时皇宫里的 “储秀宫”居住着的皇后和妃子,她们天天吃山珍海味,感到有些腻了。有一天,在“储秀宫”做饭的一个回族厨师,从家里带了些经常食用的清真食品“艾窝窝”,正在厨房里吃的时候,被一位宫女看见了。她一尝很好吃,就给皇后带了点,皇后一尝,亦感到非常好吃,就当即让这位回族厨师为居住在“储秀宫”的皇后和妃子们做“艾窝窝”吃。


驴打滚



最初听到“驴打滚“这个名字的时候,我是拒绝品尝这个食物的,因为想到驴打滚过的食物,这可怎么吃啊?后来看见它的庐山真面目之后,我就发誓以后一定不再让它离开我的生活了。

据说有一次,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,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。于是啊,御膳大厨左思右想,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。新菜刚一做好,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,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,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,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,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,没办法,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给慈禧太后的面前。慈禧太后一吃这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,就问大厨:“这东西叫什么啊?”大厨想了想,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,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:“这叫驴打滚。”于是,我们的一道有名小吃“驴打滚”就这样诞生了。


其实,“驴打滚”真正名字的由来,是因为成品黄,白,红三色分明,非常好看。加上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,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尘土,因此而得名。

面茶



面茶作为咱们老北京人早餐中的一种,喝起来也有一定的讲究,那就是不用勺不用筷子,而是一手拿碗,先把嘴巴拢起,贴着碗边,转着喝。


面茶的起源时期,据悉可以追溯到清代。据清代《随缘食单》记载:熬粗茶叶汁,炒面兑之,加芝麻酱亦可,加牛乳亦可,微加一撮盐。无乳则加奶酥,奶皮亦可。这是关于面茶最早的记录和介绍。

豆腐脑




如果您有幸早上在特正宗的北京早点铺子吃过早饭,您一定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个说法,那就是“老板,来碗儿豆腐脑。”


在咱北京,早年间喝豆腐脑,前门外门框胡同的豆腐脑白和鼓楼豆腐脑马最为有名,人称:南白北马。”门框胡同的白家豆腐脑称的上是白如玉,嫩如脂,入口即化且有豆奶之香。除此之外,咱北京西城区的西单米家兄弟,南城天桥的姓白的豆腐脑口碑也是不错的。

炸糕



说到炸糕,咱北京人更是不陌生了。可是其实要是炸糕真正的起源地并不是咱北京,而是天津。估计因为天津和北京地理位置很近,再加上咱北京人实在太喜欢它了,所以它的名号在咱北京比天津还大。


炸糕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,那个时候有个人叫做刘万春的,开始他推着独鸵车走街串巷叫卖炸糕,积累些资本之后,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,租了一间八尺见方的脚行下处(搬运工办事与休息的地方)挂上了刘记的招牌,干起了炸糕店。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,做工细,味道好,口感妙,物美价廉。在众多的炸糕中出类拔萃,独树一帜,买卖日渐兴隆,最终赢得了“炸糕刘”的美称。

卤煮



提到卤煮,咱北京人总是想起过去南城南横街的那家小肠陈,甚至也有的人一直认为,小肠陈是咱北京卤煮的起源地方。

其实,真正的卤煮起源,真的比小肠陈永久的多,大概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,皇帝巡视南方,曾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。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,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,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,就用五花肉加丁香、官桂、甘草、砂仁、桂皮、蔻仁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,后来命名这道肉菜为“苏造肉。”


后来这道菜慢慢传到民间,旧社会用五花肉煮制的“苏造肉”价格贵,一般老百姓吃不起,于是他就用价格低廉的猪头肉代替五花肉,同时加入价格更便宜的猪下水煮制。没想到歪打正着,一发不可收拾地创出了传世美味,这就是咱们日后熟悉的卤煮了。

炸灌肠



咱老北京的灌肠一般分为两种,一种叫做大灌肠,主要是有猪肥肠做的;另一种叫做小灌肠,是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做成的。现在我们吃的一般都是小灌肠。


北京最早的“灌肠”铺是后门桥头路东的“福兴居”,清光绪年间开业,掌柜的姓普,人称“灌肠普”。他家以真正的猪肥肠灌上碎肉、淀粉和其它香料,煮得不软不硬、烙得老北京灌肠不老不皮,外焦里嫩,浇上盐水、蒜汁儿,吃起来别有风味。据说慈禧太后在地安门火神庙进香之余,曾到这里品尝,并大加赞赏。由此,福兴居的灌肠成为定期向清廷奉献的贡品。

爆肚




第一次对咱北京爆肚有特别印象的,是看《大宅门》有一集中白七爷与自己的孙子白占元有一次吃爆肚,最后要了十几盘的那个情节。当时就决定,第二天就算踏遍北京城,也一定要尝到最正宗的爆肚。

作为北京最具代表特色的小吃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时期,而其鼎盛的时候是在清末及民国初期。
听老人讲,当年在东安市场一溜能有7、8个摊子在卖爆肚。而当时比较有名的爆肚包括:东安市场的爆肚冯、爆肚王,天桥的爆肚石,门框胡同的爆肚杨,东四牌楼的爆肚满等。

羊眼包子



提到包子,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什么杭州的小笼包,天津的狗不理。其实咱北京的包子也有一种极其有名,那就是羊眼包子。这包子有名到什么地步啊?有名到人家的起源都扯得上帝王家了。

相传,清朝康熙皇帝,曾乔装打扮到前门外,走进羊肉包子铺,殷勤的回民掌柜用小托盘送来了两杯盖碗茶。向康熙皇帝问安后,陪着笑脸说:“不怕爷恼,爷在里边(宫廷)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,还屈驾来尝羊眼儿包子,小的实在不敢孝敬。”

康熙明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识破,还是佯装要吃包子。掌柜的无奈,只好说:“爷赏脸,一定要吃,那请少等会儿。”不一会儿,便送来了热腾腾的小包子。康熙用筷子挟一个放在碟子里,细心地观察。只觉阵阵香味扑鼻,放到嘴里一尝,果然味道鲜美,质地不一般。

但是,康熙帝左找右找也未看见“羊眼儿”,便问掌柜的:“为什么看不见羊眼儿?”掌柜忙回答说:“回爷的话,有罪不敢欺瞒:馅肉没有羊眼儿,只是做的精细些,包的个头小一点,像羊眼儿,就给起了个‘羊眼儿包子’的名字。”康熙尝了两个,觉得非常可口好吃,便传旨:“朕觉得羊眼儿包子很好,可经常送到宫中,找内务府开银。”从此,羊眼儿包子名声大噪,誉满北京城。于是,四城各处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儿包子,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。

炒肝




北京人早餐中吃包子除了搭配馄钝,那就是一定要搭配炒肝,才会觉得这一天都完美了。

北京炒肝历史悠久,是由宋代民间食品“熬肝”和“炒肺”发展而来,清朝同治年间,会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,当时京城曾流传“炒肝不勾芡----熬心熬肺”的歇后语。到清朝据说,当年慈禧太后忽然也想尝尝炒肝儿的味道,可经她这一尝不要紧,虽博得赞赏,却言明去掉心和肺也许更好。
金口玉言,小民岂敢违命。自那以后,老北京人便多了句歇后语——北京的炒肝儿,缺心少肺。

炒疙瘩




炒疙瘩在咱北京小吃中不算是有名的,但却算是最扛饿的了。一般情况下,如果中午一盘子炒疙瘩下肚,姑娘的话晚饭就不用吃了;小伙子的话晚上跟发小喝点啤酒吃点凉菜,也就差不多了。


据悉,民国初年,北京宣武区虎坊桥东北的臧家桥,开了一家名叫广福馆的面食铺,店主姓穆只有母女俩人,供应面食均为低廉品种。一天几位常客对母女俩说:“面条都吃腻了,能否改一个吃法?”母女俩照顾客要求,将面揪成疙瘩煮熟后捞出拌虾酱吃,觉得不够味儿,又炒着吃味道果然不同。炒疙瘩由此初步形成。此后母女俩精心制作,并在配料上进行改进,终于使炒疙瘩名声大振。这也是咱北京炒疙瘩的来历。

豌豆黄



糖火烧




糖火烧是咱北京最有名的早点之一,,已有300多年历史,原为河北省小吃,后传入北京,成为北京小吃。

相传远在明朝的崇祯年间,叫刘大顺的回民,从南京随粮船沿南北大运河来到了古镇通州,也就是今天北京城正东的通州。

刘大顺见这通州镇水陆通达,商贾云集,是个落脚谋生的好去处,便在镇上开了个小店,取名叫“大顺斋”,专制作销售糖火烧。沿至到了清乾隆年间,大顺斋糖火烧就已经远近闻名了。

每个北京美食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别故事,它们都值得每个北京人记住。

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

   用不正经的方式干一件靠谱的事儿。

↑↑↑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